【炭黑產業網】7月8日消息,近日,全球炭黑行業迎來一項突破性進展——國際炭黑協會(ICBA)正式發布首份爐法炭黑平均產品碳足跡(PCF)報告,并同步推出行業首個生命周期評估(LCA)標準化框架。這一成果于2025年5月13日閉幕的世界炭黑會議(美國得克薩斯州沃思堡)上向全球公布,標志著炭黑供應鏈在環境透明度與可持續管理領域邁入新階段。
爐法炭黑作為全球主流生產工藝,其產量占ICBA成員企業總產能的95%以上。此次發布的PCF報告首次量化了該技術從原材料開采到工廠大門全流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為下游輪胎、塑料、涂料等行業的碳核算提供了統一參照系。據ICBA專家解釋,這一數據模型排除了產品使用及廢棄階段的影響,聚焦生產環節的碳排放,旨在幫助企業精準識別減排潛力點。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為確保數據的科學性與普適性,ICBA聯合全球23家領先企業,歷時18個月構建了覆蓋不同原料路線(煤焦油、乙烯焦油等)和工藝規模的標準化評估體系。項目組采用國際公認的ISO 14044、ISO 14067標準,通過第三方機構對超50萬組生產數據進行交叉驗證,最終形成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基準值。協會總裁詹妮弗·奇蒂克強調:"這一成果不僅消除了各企業間核算方法的差異,更為全球炭黑價值鏈設定了可量化的減碳路線圖。"
值得關注的是,ICBA同步推出的產品分類規則(PCR)突破了工藝壁壘。該框架采用"技術中立"原則,適用于所有爐法炭黑制造路徑,確保無論企業采用傳統熱裂解還是新型節能工藝,其LCA報告均具備國際互認性。此舉有效解決了此前因核算標準碎片化導致的供應鏈數據失真問題,為跨國企業的ESG披露提供了合規保障。
下游應用端已迅速響應這一變革。某國際輪胎制造商可持續發展總監指出:"基于ICBA的標準化數據,我們得以重構供應鏈碳地圖,預計可將新供應商準入審核周期縮短40%。"市場分析機構預測,隨著PCF基準的廣泛應用,全球炭黑行業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下降18%-22%。
為確保數據權威性,ICBA委托全球知名檢測機構SGS對PCF報告進行獨立審核。驗證范圍涵蓋數據采集方法、邊界設定合理性及計算模型準確性等12項核心指標。SGS報告顯示,該基準值的置信度達到99.7%,符合國際氣候披露框架(TCFD)和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的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