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7 月 16 日消息,山東省第六批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名單正式揭曉,威海君樂輪胎有限公司憑借在智能制造與創新服務融合領域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這家來自威海某區的企業,不僅成為本年度威海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更填補了當地在省級 “兩業融合” 試點領域的空白,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走進君樂輪胎的智能工廠,科技感撲面而來。三角膠芯一體化智能生產線上,數臺機械臂精準協作,每 20 秒就能完成一套標準胎圈的生產;經過 X 光檢測機自動質檢的輪胎,順著空中傳送帶有序進入立體倉庫,等待發往各地。這一高效運轉的生產場景,背后是 PLM 與 MES 系統深度整合構建的 “工業大腦” 在發揮作用。得益于這套智能系統,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 100%,日產量從 1200 套躍升至 3500 套,生產效率提升近兩倍,產品合格率也提高到 99.7%。AI 檢測、智能排產、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讓其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上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為服務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君樂輪胎的融合創新并非局限于生產環節。該企業以 “胎聯網 3.0” 為核心,打造 “輪胎即服務” 新模式,為客戶提供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深度服務。同時,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從研發到銷售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并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不斷攻克技術難題,推動輪胎價值鏈條的重塑。
君樂輪胎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入選試點是重要契機。未來,企業將在智能制造領域深化 “5G + 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 建設,推動系統深度融合,目標實現從密煉到檢測全流程的 AI 智能優化,使生產效率再提升 20% 以上;在工業互聯網應用方面,將建成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優化供應鏈,力爭產品研發周期縮短 20%,區域訂單實現 48 小時快速交付;此外,還將構建柔性制造體系,建立胎面配方標準化模塊庫,滿足高端定制需求,使定制周期縮短 40%。
作為國內高性能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君樂輪胎計劃通過試點建設,在 2026 年實現年產值 12 億元,將海外市場占比提升至 60%,并帶動區域產業鏈協同升級,打造 “技術研發 — 智能生產 — 全周期服務” 深度融合的行業標桿,為輪胎產業的綠色低碳與高端智能轉型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